全自動自清洗過濾器是一種利用濾網直接攔截水中的雜質,并通過自動化裝置實現濾網自清洗,從而降低水質濁度、凈化水質的設備。它能在不間斷供水的情況下,持續過濾并自動清除濾網上的雜質,保障系統的正常運行。
其工作原理:當水流經過過濾器時,水中的雜質被濾網攔截在濾網表面。隨著過濾時間的延長,濾網表面的雜質逐漸增多,導致過濾器進出口的壓差增大。當壓差達到預設值時,壓差開關會發出信號,控制系統自動啟動清洗程序。清洗時,電動排污閥打開,同時清洗電機帶動清洗刷轉動,刷洗濾網表面,被刷洗下來的雜質隨水流通過排污閥排出過濾器,清洗完成后,系統自動恢復到過濾狀態。
全自動自清洗過濾器的安裝需要綜合考慮設備性能、管道布局、水質條件及維護便利性,以下是關鍵安裝技巧和注意事項:
一、安裝前準備
確認設備參數
根據系統流量、壓力、溫度、介質性質(如顆粒大小、腐蝕性)選擇合適型號,確保過濾精度、處理能力與需求匹配。
檢查設備銘牌參數(如最大工作壓力、進出口口徑、電源要求等)。
現場條件確認
空間要求:預留足夠空間用于設備安裝、維修(如濾芯更換、排污口清理),周圍至少保留0.5~1米凈空。
管路匹配:進出口管道口徑需與過濾器法蘭或螺紋接口一致,避免變徑過大導致阻力增加。
電源與控制:確認電源電壓、頻率符合設備要求,并預留自動控制系統的接線位置(如PLC、傳感器信號線)。
清潔管道系統
安裝前徹d清理管道內的焊渣、鐵銹、雜物,防止s次運行時堵塞過濾器或損傷密封件。
二、安裝方向與位置
流向正確
箭頭標識:嚴格按過濾器進出口的箭頭方向安裝,確保水流方向與濾芯過濾方向一致(通常從外向內或內向外,依型號而定)。
錯誤后果:反向安裝會導致濾芯損壞、過濾失效或設備故障。
位置選擇
水平安裝:優先選擇水平安裝,確保排污口朝下,便于污物排出;若必須垂直安裝,需在排污管上加裝逆止閥,防止污物倒流。
避開高溫/振動源:遠離泵、換熱器等設備,減少振動和熱應力對過濾器的影響。
便于維護:安裝在便于操作的位置(如檢修平臺或地面層),避免高空作業。
三、管路連接與密封
法蘭或螺紋連接
對中調整:確保進出口法蘭與管道法蘭平行且同心,避免受力不均導致密封泄漏或設備變形。
螺栓緊固:均勻擰緊法蘭螺栓,采用對角線方式分步緊固,防止應力集中。
螺紋接口:纏繞生料帶或使用密封膠,避免螺紋泄漏。
密封件檢查
更換老化或損壞的密封墊片(如PTFE、硅膠墊),確保密封性。
涂抹適量密封膠(如厭氧膠)增強法蘭密封,但避免過量導致堵塞。
旁通管路設置
安裝旁通閥或管道,以便在過濾器檢修時維持系統連續運行。
旁通管徑需與過濾器進出口一致或略小,避免短路導致過濾失效。
四、排污與清洗系統
排污管配置
排污口接至排水地溝或廢液收集箱,管徑需≥過濾器排污口直徑,并設置固定支架。
排污管底部安裝閥門(如球閥、蝶閥),便于手動控制排污。
清洗水源與壓力
接入清潔水源(如自來水、軟化水),壓力需滿足設備要求(通常0.2~0.6MPa)。
加裝過濾器(如前置Y型過濾器),防止清洗水中雜質堵塞設備。
自動控制調試
設置壓差觸發值(如0.05~0.1MPa),確保過濾器在堵塞前自動啟動清洗。
測試時間控制器、電動閥、傳感器聯動功能,確保清洗流程正常。
五、調試與試運行
初始啟動
緩慢開啟進口閥門,排除過濾器內空氣,避免沖擊損壞濾芯。
檢查有無泄漏,確認排污閥關閉狀態。
壓差監測
運行初期記錄進出口壓差,對比設計值,判斷濾芯是否正常工作。
若壓差上升過快,可能是濾芯堵塞或安裝錯誤,需停機檢查。
自動清洗測試
人為制造壓差觸發條件(如關閉部分出口閥門),觀察是否自動啟動清洗程序。
檢查清洗周期、排污時間、復位狀態是否符合設定。
六、常見注意事項
避免逆向壓力
系統停機時需關閉出口閥,防止水錘效應或反向壓力破壞濾芯。
冬季防凍措施
在寒冷地區,停機后排空過濾器內積水,或加裝保溫伴熱裝置。
定期維護
檢查濾芯磨損情況,定期更換(如每6~12個月,視水質而定)。
清理排污口、傳感器探頭,確保無結垢或堵塞。
化學兼容性
若介質含腐蝕性物質(如酸、堿、鹽),選擇耐腐蝕材質(如不銹鋼316L、PVDF)。
